《輕騎兵》劇情簡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澳大利亞輕騎兵與英國軍隊一起,在巴勒斯坦和土耳其、德國聯軍作戰,在加沙經歷了兩場戰敗后,英軍準備向水源充足的貝爾西發動了進攻,這是土耳其軍隊的一座防守重鎮,在那里勇敢的輕騎兵們譜寫了人和馬的傳奇。 貝爾西是土耳其、德國聯軍的重要陣地,占領此地對于英軍來說至關重要。但貝爾西矗立在沙漠中,戰士們要想在沙漠中作戰,水源十分重要,即使戰士們攻破此地,如果敵方毀掉水源,整個隊伍仍然會全軍覆沒,加上土耳其軍隊防守嚴密,攻破貝爾西十分困難。 經上級指示,鮑徹中校率領第四騎兵團支援前線,他們在軍營中備戰,離開家鄉3年的士兵們,在練兵空閑時,常常會流露出對家人的深深思念。由士兵弗蘭克、泰斯、斯克迪、韋斯組成的小分隊,在戰場上十分勇猛,他們的感情深厚親如兄弟。 弗蘭克在一次任務中受傷,送往醫院進行治療,由于感染得不到控制而死去,兄弟們萬分悲痛。組織上派來了一名新士兵戴夫代替弗蘭克,泰斯對這個年輕稚嫩的新成員不太歡迎,對他在戰場上的能力感到懷疑。但戴夫在平日的訓練中向大家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不僅駕馭馬的能力強,還是個神槍手,使得戰友們十分佩服。 第四騎兵團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去炸毀敵方鐵軌,切斷他們與外界的來往。這是戴夫第一次參加戰斗,他們順利成功的完成了任務,但巨大的爆炸聲引來了敵方的軍隊,他們和敵人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槍戰,就在士兵們,猛烈的向敵人開火時,戴夫沒有發出一枚子彈,開槍打人對于他來說十分困難。小分隊的成員,為戴夫的行為感到恥辱,認為他是個懦夫,不再理睬他。戴夫也感到內疚,他的哥哥死在戰場,他不想看到有人在死,即使是敵人,他的這種心理障礙使他不能正常作戰。 在一次空襲中戴夫為了保護小分隊成員的戰馬身受重傷,送往醫院治療,他向戰友證明了自己并不是懦夫,并和小分隊成員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在治療期間,他遇見了美麗的護士埃米,埃米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由于自己心理障礙無法作戰,組織決定安排他去占地醫療隊進行救護傷員,退出了一線戰場。 經過了組織上的周密安排,向敵方發出了假情報,在貝爾西即將上演一場斗智斗勇的大戰,戰場上敵我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斗,看著兄弟倒下,在后方醫療隊準備救援工作的戴夫沖到戰場,為保護兄弟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敵方扔來的手雷,身受重傷。經過戰士們英勇頑強的戰斗,取得了此戰的勝利,戴夫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勇氣。 戰爭過后,他和美麗的護士埃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輕騎兵》相關視頻
-
7.0
永遠的記憶之血戰黎明前
2022
戰爭
簡介:北京舉辦“戰爭年代的記憶”圖片展,泛黃的老照片喚醒了俄羅斯老人蘇拉的記憶。1945年戰火還未平息,正在休整中的羅烽上尉接到一項特殊指令:帶領6人小分隊,向危機四伏的日軍占領區挺進,營救蘇聯情報人員。
-
3.0
鐵血昆侖關
1994
戰爭
簡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侵華日軍派出第五師團在我國西南登陸,直接威協大后方重慶。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在軍長杜聿明(劉穎濤 飾)指揮下,抗敵于昆侖關。桂林行轅主任白祟禧也調兵十五萬人,發動桂南會戰。一時間,戰火密布,狼煙四起。青樓女子桂花(張曄 飾)的愛女被日炮火炸死,將士們發誓為她報仇。昆侖關總攻開始前,戴安瀾(鄭玉 飾)師長下令槍斃了強奸民女的光頭連長(楊立山飾)。深明大義的百姓用祖墳墓碑鋪平公路,讓裝甲車上戰場。總攻開始后,中國軍人前赴后繼,視死如歸。1940年元旦前夜,我總攻部隊潮水般撲向敵陣,日軍三木大佐(趙雍 飾)剖腹自殺,被毒氣熏瞎眼晴的我軍士兵憑感覺向軍旗致敬......
-
8.0
血戰許昌
2021
戰爭
簡介:電影《血戰許昌》(原名《許昌保衛戰》)投資4600萬,通過藝術手法,全景展現了1944年春地下黨組織的抗日自衛團和國軍新編第二十九師一道死守許昌,頑強抗擊日寇的浴血戰斗場景。影片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再現了許昌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抗戰的光輝形象,展示了許昌人民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情操。
-
1.0
雙胞胎烏龍:翻倍的兄弟情
2024
戰爭
簡介:
-
2.0
呂正操1942
2005
戰爭
簡介: 1942年,冀中的抗戰形勢艱苦卓絕、生死攸關。為粉碎侵華日軍華北駐屯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上將發動的“五一大掃蕩”,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和冀中區黨委負責同志研究決定,主力部隊由內線向外線轉移,冀中區黨政軍機關人員進行大規模精減,精簡人員分散隱蔽到可靠的村莊,和群眾一起堅持反掃蕩。在精簡下來的人員中,時任冀中區婦救會宣傳部長的呂正操的妻子劉沙,因身懷有孕,被安排留了下來。 分手在即,呂正操和妻子依依惜別。為迷惑敵人,呂正操決定在冀中軍區大張旗鼓地召開 “五一”慶祝大會,造成我主力部隊和首腦機關已被日軍包圍的假象。慶祝大會的當晚,呂正操率冀中區領導機關反掃蕩隊伍,趁著雨夜,跟日軍走了個擦肩而過,跨過滄石路,淌過滏陽河,順利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鬼子在第一個回合中撲了空,遂變換手法,卻被呂正操識破,在一場鬼子的互戰中損失慘重。 不久,劉沙在根據地婦女主任照料下順利生下一個男孩。此時,反掃蕩斗爭取得局部勝利,極大地挫敗了日軍的威風,但也助長了我軍少數指戰員輕敵的思想。關鍵時刻,呂正操對敵我形勢有著清醒地分析和認識,果斷作出決定,以區黨委和軍區的名義,向所屬五個軍分區發布命令,催促他們迅速向外線轉移,且不可貪功戀戰。然而,部隊在連續的勝利中還是存在貪功戀戰的現象,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據可靠情報,日軍有重點合擊河間、肅寧、饒陽、獻縣邊界地區的跡象,八分區司令員常德善主張當夜跳出包圍圈,轉移到子牙河東去。對與常德善的正確決定,王遠音政委持反對意見,并行使“政委最后決定權”,結果導致千余人的隊伍全軍覆沒,司令員和政委也雙雙犧牲。愛將常德善的犧牲,使呂正操認識到戰場打仗“政委最后決定權”的弊端,建議中央軍委和毛主席從此撤消這一制度。 經過艱苦卓絕的迂回周旋,呂正操率領冀中軍區主力部隊及黨政軍首腦機關跳出敵人的合擊圈,徹底粉碎了日寇 “五一大掃蕩”的圖謀。反掃蕩結束后,劉沙在警衛員小勝的保護下,歷盡艱險,帶著孩子來到呂正操身邊。在戰士們的祝賀中,取得反掃蕩勝利和“革命從此后繼有人”的喜悅,在呂正操的臉上蕩漾開來。
-
1.0
卡爾巴拉
2015
戰爭
簡介: 薩德爾組織份子趁著伊斯蘭年度的阿舒拉節,發起了仇恨不同教派及反對聯軍駐紮的恐怖攻擊事件。80名波蘭及保加利亞士兵被下令守住伊拉克合法政權代表的卡爾巴拉市政廳,在援軍抵達前,僅有的彈藥及補給份量堅持不了72小時,一場生存血戰就此展開!
評論